蘇州 - 寒山寺


絕大部份的『中華民族』人民都背得出來:月落烏啼霜滿天,江楓漁火對愁眠,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。這首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,膾炙人口到成就了寒山寺現今的地位。這次出差,其實也就住在寒山寺附近,走路就可以到的地方。但千萬別太浪漫想著夜半讓旅人輾轉難眠的鐘聲,我從來沒聽過它敲鐘,就算買票當了現代的旅人,敲鐘DIY,據說還要5
RMB。



出差放週末的這一天下午,等過下午四點『焦陽』漸失熱力後,想著走走看,想不到就一路走到了寒山寺。住的飯店前面就是一條小運河,蘇州真的是到處有運河啊,這裡的小河邊總是植有垂柳。但走過沒有古意的橋,來到聽名子應該很厲害的『楓橋大街』,卻只是一條普通不過的路,路旁的民宅看來過著清苦的生活,卻不忍多看,逕往前走…



過了大潤發(這裡也有大潤發曖,在這裡攻城掠地頗有規模喔),過了很大的何山橋,下橋左轉就可以到了寒山寺風景區。


最後面那個塔就是寒山寺所在地,最前面這一個很巨大的石碑背後刻的就是『楓橋夜泊』這首詩,中間那個樓是什麼碗糕我也不知道,其實本來只是過來探探路,但晃了晃之後卻都沒什麼想進去的念頭了。那大石碑只讓我覺得水泥感很重,很人工。


來到了寒山寺的側門,原來長這樣,嗯…


來到了後門,原來長這樣,嗯…

沖著這幾三個字,很多人在這裡拍照,也很多團進團出的旅行團,以及口沫橫飛的導遊。我和很多人建議的一樣,門口張望一下拍拍照就走了,一方面也是因為四點多了,這邊只開放到五點半。我在別區看到有遊客要進去卻因為時間快到了被擋在門外的場面。

而那個鐘呢,其實是在前門進去的小小小廣場裡面。我彷彿聽到幾聲並不盪氣迴腸的鐘響,請別在此時發思古之幽情,那只是有人花了5
RMB。個人覺得,要不就把它供在那邊讓大家懷想在心頭,用花費來造就的古意體驗,覺得有點令人討厭。

所以,就這樣了。人客啊,很抱歉沒介紹多一點,但作為一個與那麼古時代連結的地方,其實來看一下也不錯,也許有機會再來時我會進去,然後呢?然後進一步發更仔細的牢騷也不一定。但我覺得來大陸的一些古苑古園遊玩,你要先做點功課,或者有導遊伴陪,因為以現代的眼光,那實在沒什麼,但如果你知道它背後的故事,那麼逛起來將有趣得多,否則一定只有走馬看花。




真正吸引我目光的,反而是回程時,走上何山橋,臨著這條很寬闊的『京航運河』,看到運河上繁忙的交通。這條運河看起來水深很足的可以運行中型的船。運船來來往往的景象對我來說實在很新奇,因為台灣就沒有這種運河,讓我覺得很像外國影片裡看到的情景。

看這一列開過來的船,一艘串一艘的,變成好長一列,像蛇一樣隨著河道彎曲而彎曲,好厲害呀,比大聯結車不知長了幾十倍。


其實這樣的船似乎也是他們的家,我看到不少都是一家子在上面生活著的,在船上百無聊賴地看著經過的各個風景名勝,用運河的水洗滌,扒著飯、抱著乳娃餵奶的…


至於運送的貨物,好像都跟建築比較有關的東西,像底下這一張,就是一些砂石吧,注意到它的吃水沒,水都快漫上船舷啦。


而下面這一艘則是排列得整整齊齊的紅磚,我也有看到一些廢棄土方的,一艘船的運量,似乎可以抵上好幾輛大卡車。




我在橋上看得津津有味,來往的行人卻不太有興趣,或許就是因為成長經驗不同吧,生長在運河處處的他們,對這樣的情景早就再普通不過了。就像我們習以為常的阿里山,對他們而言除了是自小朗頌過、對台灣印像的歌謠外,也許也因為自小生長在廣大的平原,要爬一坐像樣的山,可能要到別的省去;而台灣呢?從山之巔到海之濱,兩三個小時而已。台灣,它真的是個寶島啊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20240317 萬金石初馬

201104 - 奧地利 - Day7 因斯布魯克 (史度拜冰河, 北山公園, 金屋頂, 黑柏林屋, 安娜柱, 凱旋門, 金鷹飯店)